我校师生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 为她祈祷、祝福

发布时间:2012-05-17 来源:新闻网 作者:宣传部  浏览次数:26

  29岁,正是年轻人享受花样年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光。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女教师车祸瞬间救学生,自己双腿遭碾压高位截肢”的消息连日来引起全国上下强烈关注,网友们赞其为“最美女教师”。
  近日,我校师生纷纷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并发自内心地为她祈祷、祝福。
  事件回放:
  5月8日20时38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目前,张丽莉病情不断在恶化,仍旧躺在重症监护室内,神智尚未完全清醒。
  张丽莉老师舍生忘死,被她推开的两个学生安然无恙,其他5名同学也只是轻微擦伤。而张丽莉由于抢救学生,导致腰椎骨折、骨盆骨折、双下肢软挫伤、双下肢毁灭伤,并伴有视觉性休克。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院长曹洪涛表示,医院对张丽莉进行了快速、积极的救治,为了保住其生命,不得已为其做了双下肢截肢手术。“考虑到她还年轻,还没有生育,我们只截断了她大腿根以下的部位,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恐怕连臀部也保不住了。”
  师生感受:
  动物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英:“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感动了太多太多的人,她非凡的人格魅力对我们产生了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正如歌德所说:“只有伟大的人格,才能有伟大的风格”。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作为一名毕业于师范院校的教师,我曾长时间思考过这一问题: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一个优秀教师?我曾追寻着前辈、师长的足迹,从他们的身上去寻找答案。在一次次的发现中,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中,我认识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当然将感动变为行动,所有的感动才显得有意义;将感动变为行动,才会有更多的感动。
  思政部教师钱树斌: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我不会认识这位佳木斯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如果没有她生死关头的那一推一拽,我不会知道这位活泼可爱的80后女孩如此美丽而高尚;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也不会相信,虽然她已任教5年,却一直没有解决编制问题,每个月的工资仅1000元;如果没有白岩松的“新闻1+1”的细微解读,我不会顿悟那冥冥之中真会有这般契合的事情:张丽莉老师在每年的演讲比赛中,口中时常传达的一个词语:“师爱”,更是一种大爱无疆的“施爱”。“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深深感动着我,如精神上的一次沐浴。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发扬大仁大义、救助他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高尚情怀。
  思政部教师蒲丽霞: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她的“最美”让同样被贴上“教师、女性、80后”标签的我们有太多的感激、感动、感悟。同龄的我们,要像张丽莉老师那样,勇敢担当起80后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把大德、大爱、大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这个社会美德回归。同为女性的我们,要像慈母一般对学生爱得真诚,爱得深沉。同是教师的我们,更要明白,三尺讲台,浇灌的是汗水,铸造的是师魂。我们要将对学生的爱,化为对社会、对民族、对祖国的大爱,点亮学生人生的路,指引他们走向光明。张丽莉老师,你一定会勇闯难关,重获新生!向最美女教师致敬!
  食药学院辅导员刘婷:我们的社会需要正义,需要与人为善,需要优化的生存环境,在物欲横流,尚存浮躁之气,一些人容易迷失方向的时候,作为人民教师的张丽莉始终忠诚地履职,仍能够在千钧一发之时舍己救人,是因为她具有高尚的为人处世的思想境界。张丽莉事件是对现在社会中留存着的对教师们的偏见的一次撞击。一个缺乏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人,是不会在在关键时刻做出这个壮举的。同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常带着学生学习很多英烈的事迹,常去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今天的张丽莉同样,也为我们竖起一座丰碑,也应该值得我们去敬仰。
  管理学院辅导员杨勇: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中我们教师做到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用“爱”来诠释自己的岗位职责,张丽莉岗位是平凡的,但是她的行为为我们展示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为魂的不平凡的教师形象,这种毫不犹豫的爱心付出才是真正的平民英雄,同时,大家对于这一事情的密切关注表明我们社会中的正能量还是大量存在的,人们并没有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人性中最基本的真善美,“最美教师”的称号彰显了大家发自内心地对于社会美德的一种坚强捍卫。
  机械交通学院辅导员夏新彬:张丽莉老师在明知生命会受到威胁的一瞬间用她奋力的一推重塑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尊严”和“道德标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教师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我要说: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致敬!同样的情愫,我又想到了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许多人民教师抢救孩子们的那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也是在电视和网上看见的,也还记得在地震后的那一段时间总是被一种精神感动。我想我们大家都需要读一读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不断磨砺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自己非凡的业绩。为张丽莉老师祈福,天佑祥人,祝您早日康复!
  经贸学院农经092班韩兆辉:我们总是习惯了用善与恶来评判一件事情的好坏。同那些见死不救,冷眼旁观者相比,无疑这位最美丽的女教师的品格是高尚的,她是一名称职的教师,更是一名称职的“母亲”,因为她把这些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通过女教师救人这一事件,我们感受到了人性光辉的温暖。在“小月月”事件后,新快报在头版发出来我们不做中国的路人的号召。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再别人遇到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递一种力量,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我们的社会将充满爱心。让我们每一个都来做第一步,重拾这个社会的信心。
  农学院种子102班冯魁:黑龙江佳木斯市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自己被失控的车轮碾压,双腿高位截肢。看到这则新闻,既震撼又感动,要我怎么感谢你呢?在这个冷漠浮躁的社会,你表现出的大爱让全国为你而感动,我们的眼睛饱含泪水话语哽咽,你的事迹牵动着社会的神经。我们都知道,你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一时感慨,在那一瞬间你选择了舍已为人,在生与死之间的选择,有谁会像你那样真正忘了自己?一句轻轻的问候是春天的蜜,让人甜透,一缕柔柔的关怀是夏天的风,让人凉透,一句深深的祝福是冬天的火,让人温暖…让我们在遥远的新疆传递着对张丽莉的牵挂,关怀,问候和祝福。
  管理学院土管102班学生程伟:张老师的行为展示出了一种教师职责,我相信在那一刻她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在自己与学生的生命危险面前,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生,确实是真心为学生付出,把教师的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我们学生中最近都在讨论最美教师张丽莉这一事件,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尊重。
  管理学院法学081班学生阿斯哈尔泰:张丽莉老师为了就学生而遭受了这样的事故,我们感到很心痛,老师是我们这么多年上学的过程中给我们知识传授最多的人,张老师更是用自身舍身救人的行为再一次教育了我们,今后我们碰到此类的事情也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尽可能多地去帮助他人,大家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

  编者手记:
  古语云:“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刚刚结束的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时提出希望广大青年坚持高尚品行。青年作为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青年应该肩负起最基本的道义和良知。
  张丽莉老师,一场无情的车祸让她成为了“折翼天使”,至今还未脱离生命危险,令人揪心。网友称她为“最美女教师”,实至名归、名副其实。她用行动诠释着一位教师的仁爱,一位女教师的母爱,一位80后青年的正气。人的瞬间反应,是本能的,来不及思考,来不及选择;这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与品质的“爆发”,是人的素养与品德在刹那间的“闪现”。
  从媒体的报道可知,张丽莉老师的“美”,绝不只是闪现在救人的这一瞬间。当急救车赶到将她送到医院救治时,她还说“先救学生”;为了让班里学生在冬天能喝到热水,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路远来不及吃早饭的学生;资助班里一个低保家庭的孩子,每个月一百块钱,连寒暑假都不例外……
  张丽莉老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诠释了高尚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丽莉老师的行动让中国大地又是一次震撼,她的事迹犹如一捧甘露,洒向了人们内心最饥渴的地带,让人们清醒的看到了教师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
  “最美女教师”名下无虚,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们祝福她能脱离生命危险,重新回到她的学生中。更希望她的美丽化作春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 责任编辑:赵晓露 ]

新疆农业大学新闻网
手机版
(手机扫描关注)

新疆农业大学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关注)
编辑:  审核人:

友情链接

  • 智慧新农大
  • 官方抖音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新闻网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