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还在上大学的阿尔法特·阿布力孜得知父亲阿布力孜·吾斯曼参加了“访惠聚”驻村工作,对于还在象牙塔的阿尔法特来说,并不理解驻村工作究竟要做什么,更不明白驻村工作的现实意义,只知道父亲因为驻村离开了家,和自己的距离变远了,但也是在那个时候,父子俩的心更近了。
父亲驻村期间,经常与他谈起在村里的所见所闻,谈起村民的日常生活。“今天给农户接生了几只牛,明天要给村民讲几节课......”父亲讲的只是些琐事,可从他人口中,阿尔法特得知父亲利用专业优势,帮助村民进行牛羊繁殖、育肥,扩大养殖业规模,举办培训班,教会村民养殖技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父亲成了村里人人都爱戴的“羊博士”......阿尔法特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受父亲的影响,阿尔法特对“访惠聚”驻村工作充满了向往,一颗想要像父亲一样为农村、为村民办好事的种子在阿尔法特的心里生根发芽。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参加工作不满一年的阿尔法特深受鼓舞,向党委递交了驻村申请,并告诉了父亲他的决定。得知儿子的这个决定时,父亲非常激动,也十分欣慰,他不停地嘱咐阿尔法特:“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不要辜负村民对你的信任,替我问候他们......”阿尔法特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接力棒,走上了父亲曾走过的路。
凝心聚力,推进民族团结工作
阿尔法特深知,民族团结是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在工作中,阿尔法特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认真落实“1+2+5”工作任务,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他积极组织全体村民深入学习党中央治疆方略和党的各项政策,使全体村民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深刻地认识;定期开展村民座谈会,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办好村民夜校,增进了与村民之间的感情。
2019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与亲戚过‘六一’”活动。阿尔法特带队驻村点6个小学的42名师生来到乌鲁木齐,参观了自治区博物馆、文化产业园、海洋馆和野马国际等多处教育基地,孩子们还见到了学校的“亲戚”。愉快的“六一”之旅帮助孩子们拓宽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各民族之间和谐、美好与幸福,在心中种下一颗向往未来、向往美好生活的种子。
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关键之年,阿尔法特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重担,与工作队的战友们积极响党的号召,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全心全意助力改善基层民生。
阿尔法特和同事们一起入户走访,摸排村里每户的家庭情况,当看到很多农户因为种植、养殖问题发愁,阿尔法特主动申请担任“种植养殖帮扶联络员”,积极与学校的农业专家进行沟通联系,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并联络安排种植、养殖专家来村为种植户、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给予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阿尔法特还组织相关专业的实习生开设“养殖技术微课”,不但让村民学到了新的知识,也让学生们理论结合生产,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两年多来,这支“畜牧小分队”遇到问题随叫随到,免费为村民的牛羊治病,集体出动为村民们开展牛羊生产服务。他们建立示范户7户、跟踪档案户16户,为村里的养殖发展积累了资料和案例。他们帮助10户困难户清理牛羊圈,帮助村民接生牛羊85头,处理死畜12头,治疗病畜252例,解决养殖疑难问题309余例,为脱贫攻坚贡献了青春力量。
动科141班的吾米提江·木合台尔说:“阿尔法特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作为农大学子要重视‘三农’问题,要真正深入农村,俯下身做事,用心聆听村民的心声,做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大学生。他在平时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阿尔法特鼓励青年大学生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乡、扎根基层、服务“三农”,让更多新鲜的血液给这片土地增添生机活力,为这片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饱含深情,讲好身边故事
心中有多少深情,脚下就有多少泥土。驻村两年多来,阿尔法特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走访入户1800余次,收集整理各类困难诉求300余件,累计办实事好事76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经常为村民讲农大故事,带领村民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增强村民爱党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今的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果子挂满枝头,牛羊结对成群,平坦的道路、整洁的小巷,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阿尔法特将村里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写成文章,拍成照片、视频,留下了村里最美的记忆。他先后在最后一公里、新疆访惠聚、天山网、新疆农业大学官网、阿瓦提零距离等新闻媒体发表51篇新闻稿件及8部视频稿件,积极宣传了学校“访惠聚”工作队特色亮点工作,让更多人看到了南疆村民的真实生活,让“访惠聚”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为初心而行,为时代而战,阿尔法特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