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新工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先锋与典范

发布时间:2025-04-11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李丹 阿曼·叶尔拉汉 浏览次数:29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源头活水和有生力量,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抓手,围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形成新业态新动能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来自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大一(刘旖姗、冯宏智)、大二(纪元、徐胜楠、韦小杏、钱思明、黄宗南)和大三(王志波、戚璞欣悦、齐双浩)满怀激情学子,于2024年11月正式成立新疆福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多场景差异化的农机通用自主导航关键技术,重点开展跨农业场景下全局、局部和混合自主导航策略研究,开发消费级通用模块化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跨场景的导航行走-机具调控的整机协同控制的重要突破,为农业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开辟了新道路。


图1 新疆福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官网


自团队筹备组建以来,团队成员围绕消费级低成本的跨场景差异化自主导航模式为研究目标,面向动植物工厂的设施廊道、大田垄作的垄上智行,提出成本不高于1000元的模块化、集成化和小型化的系统研发推广思路,推动我国跨农业场景的自主导航技术从“功能展示”向“高性能”应用的重大跨越,从而大大推动现代化无人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围绕设施/大田两大作业场景推出多套模块化通用导航定位系统,重点研发的沿边、沿垄导航传感器在作业效率、通用化和普及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多农业场景的差异化自主导航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

面向卫星导航的“盲作业”、设施室内作业失效、环境感知导航的跨场景泛化能力差、实时性不足等痛点,团队成员自发组建“田路行者”创新小组,开展多农业场景行垄自主导航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创新方法和关键技术的深度研究,重点攻克现有卫星导航“盲作业”、局部感知导航跨场景适用性差、沿边/沿垄相对位姿检测模型欠缺三大难题,创制2套模块化通用沿边/沿垄位姿检测系统,通过差异化场景检测方案、内嵌程序-算法数据处理和模块化结构建模组合创新设计,构建了“机械-电控-智能”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小型集成化的设施廊道-大田垄上导航定位系统,突破市场现有技术存在场景适用性差、系统性能弱、通用化模块产品缺的三大桎梏。


图2 模块化通用沿边/沿垄位姿检测系统


团队研发成员由富有年轻活力的青年大学生构成,通过一线年轻教师和丰富阅历的老教授的亲身指导、项目组成员所在教学学院的郭俊先院长大力支持,成长速度喜人,短短几年时间实现多套模块化导航系统开发,陆续下田开展算法性能测试、整机性能测试,并在安徽、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市10多家农机公司和3家农业合作社开展联合应用性能测试和示范应用推广。所研发的系统先后开展了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查新,引起了多家行业内技术投资公司的广泛关注和强烈的反响共鸣。


图3 多农业场景行垄自主导航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科技成果查新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团队成员不断从实践中寻找问题和不足,致力于研究插接式的多源信息融合通用自主导航系统架构,以引领跨场景通用化农机自主导航技术发展和行业短板问题突破为使命,协同安徽视动、重庆新翼创、开点信息、安徽信必达等多家技术研发公司,开展专用设施廊道-大田垄作的位姿检测技术与通用化系统集成创新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全力加速多农业场景差异化自主导航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战略升级。


图4 现场采访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教师解彬彬博士


项目组指导老师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解彬彬博士表示,要助力打造一支有创意、敢挑战、能吃苦和肯奋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未来3年内实现“开发→实验→产品”三级跳,实现从功能性展示到实质性应用的重大突破,构筑“以本为本、引本创新”的典型模范,让我们的大学生技术创新突破纸面、让我们大学创业走向社会!


编辑:杨森林 赵敏 董艳欣  审核人:赵晓露

友情链接

  • 智慧新农大
  • 官方抖音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新闻网移动版